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
子宫内膜癌通常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中以子宫内膜腺癌常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宫颈癌,必须引起警惕。那么女性为什么会患子宫内膜癌呢?南阳妇科医院(南阳天伦医院)医师为大家详细分析:
1、未孕与未产。未产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已产者的2—3倍,特别是由于卵巢功能障碍不排卵所致的不孕不育,更易引起子宫内膜增生和癌变。
2、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很多的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危险性随着体重指数增高和体重而增加,肥胖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是2—10倍。肥胖导致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学基础日前还不有效清楚,根据雌激素代谢理论,绝经后虽然卵巢功能衰退,而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可在脂肪组织内经芳香化酶作用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绝经后妇女身体内主要的雌激素,长期受到无孕激素拮抗的雌酮影响,可导致子宫内膜由增生到癌变。
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异常者患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为2.8。高血压患者患于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为l.5。高血压与肥胖糖尿病都是垂体功能失调的种表现,三者常合并存在,即所谓的子宫内膜癌肥胖一糖尿病-高血压三联症。
3、晚绝经初潮早。晚绝经与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呈正相关,绝经年龄>52岁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降为49岁前绝经者的2.4倍。可能绝经晚的妇女在绝经前几年多不排卵,而增加了雌激素作用的时间。(推荐阅读:子宫内膜癌是否需要化疗)
4、遗传因素。有卵巢癌、乳腺癌或肠癌家族史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大,约1%的子宫内膜癌与遗传学因素有关。子宫内膜癌是遗传性非息肉型结直肠癌(IHNcc)中常见的肠外表现。约42%的女性发生子宫肿瘤。
HN Pcc属常染色体位点遗传性疾病,已发现DNA错配,己修复基因改变与之相关,约16%以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一级亲属中有患子宫肿瘤。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属非激素依赖型,分化不好,预后差。PIEN是一个抑癌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的突变率为30%一50%,可能是子宫内膜痛变的一个重要的靶基因。
》》》点击咨询在线医师:子宫内膜癌诊断方法有哪些? 》》》
温馨提示: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一些因素对子宫内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这些因素包括口服避孕药、母乳喂养、体育锻炼、低饱和脂肪酸饮食及多食水果、蔬菜以及胡萝卜素等。
南阳天伦医院领先引进的台湾QCC宫腹腔镜微创术,微创不开刀、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癌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此外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子宫颈癌、不孕症等疾病都可以进行微创治疗,高效。目前通过网上提前预约,还可享受手术费高额减免,如需帮助请点击咨询在线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