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卵巢既是生殖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这些功能紧密耦合。
可预测的周期性是生殖期间健康卵巢功能的标志。每个月,高度协调的荷尔蒙和卵巢形态变化发展并释放成熟的卵母细胞,准备受精。该过程的破坏导致生殖障碍(无排卵)或内分泌失败(卵巢类固醇激素和抑制素的血清水平低)。
由于不适当的调节信号(下丘脑或垂体病理学)引起的卵巢功能衰竭被称为继发性卵巢功能衰竭。由于直接影响卵巢的病理过程导致的卵巢衰竭(例如,化疗,放射,自身免疫,染色体异常)被称为原发性卵巢功能衰竭(POF)。区分这两种情况的简单方法是测量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水平(POF升高,继发卵巢衰竭低或正常)。
衰老与卵巢卵泡数量减少,月经不调,卵巢激素缺乏,无排卵,生育能力下降有关,更为后是完全和不可逆转的月经停止,通常发生在平均年龄51岁。
POF,也称为卵巢早衰,过早绝经或早期绝经,是一种以闭经,低雌激素和40岁以下女性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疾病。尽管经常用作同义词,但POF并不等同于更年期。大多数患有POF的女性多年来一直保持间歇性卵巢功能,与绝经期妇女不同,可能会发生怀孕。
病理生理学:卵巢早衰可以细分为2个主要的致病类别 - 诱导(医源性)POF和自发性POF。
诱发(医源性)卵巢功能衰竭
接触各种形式的癌症治疗(高剂量化疗和/或性腺照射)的女性患卵巢功能衰竭的风险增加。如果治疗发生在青春期开始后(相对风险[RR] 2.32),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RR 3.25)和膈肌下联合化疗和放射治疗的患者(RR 8.56-9.6),风险更高)。骨髓移植和白消安治疗后,几乎100%的女性发生卵巢功能衰竭。
医源性卵巢功能衰竭的机制包括对增殖的卵巢颗粒细胞和/或卵母细胞的损伤。随后,卵泡耗竭和卵巢早衰发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暂时的,卵巢功能可能会自发恢复。尽管血清FSH水平升高且生育能力降低(卵巢功能不全),一些女性仍然有规律的月经周期。
专业接触溶剂(2-溴丙烷)也会导致卵母细胞破坏,卵泡数量减少和卵巢早衰。
更为后,双侧卵巢切除术可被视为诱导POF的一种形式。